第(1/3)页 跟着长孙先生这三年,向归远在学问上进益良多,会试考了第九名,殿试考策问时得以坐在第一排,成德帝第一眼就看见了他。 为啥?因为前十名要么是中老年人,要么长相平平无奇,唯有向归远年轻俊逸,成德帝不注意他都难。 身边服侍的大太监多会看皇帝眼色,悄声说了向归远的来历。 做他们这一行的,要想出头就得在各方面下功夫,否则到死都只是干粗活的小太监。 成德帝一听来了兴致,哦,此人名叫向归远,是长孙先生的弟子?岳家就是那献嘉禾的沈家?妻子正是发现嘉禾的沈氏女? 好! 成德帝很喜欢长孙先生,因其知进退,不像别的老臣那样仗着辅佐过先帝对他指手画脚。 长孙先生教出来的弟子,品行不会差,又是沈家的女婿,错不了。 卷子收上来一看,嗯,不像别人那样稳重,透着股年轻人特有的锋锐之气,甚合朕意!朝中正需要这样的人,数年之后,当有大用。 便点了向归远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这也不算徇私。能走到殿试这一步的,哪个不是俊才?学识上挑不出大毛病。定谁为状元,完全看皇帝的意思,大臣们并无疑议。 在民间百姓看来,状元是天大的荣耀,可在朝中诸公眼里,状元算什么呢?三年就出一个,能走到哪一步还得看他自身造化。 远的不说,只看如今的朝中三公,没一个中过状元。 所以皇帝爱定谁定谁,犯不上因此而跟皇帝对着干。何况,定个出身农家的状元,对乡间读书风气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甚好。 向归远万分激动。赴京之前,老师说了,只要他发挥正常,这一科应该能中进士,一甲是不用想了,二甲应该有希望。但就怕他发挥失常落到三甲,成了同进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