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幻书接上回11-《脑回路清奇的主角们》


    第(2/3)页

    1.4:百折波浪船,也就是研究能够在海面上,接受海洋不在空气作用下的各种自生波浪,对于淡水层的位移和折叠作用,从而让淡水层能保持至少不上岸,至少不自己被波浪撕裂。

    1.5:设计各种双菱形的发电机,原理就是,通过海洋中的水平方向的机械能,可以是波浪,可以是涌浪,通过这些水平方向的机械能,把菱形发电机中的淡水,挤出海平面(也就是接受水平方向的机械能时,菱形变形,容积变小,从而生成在水出口处生成的水力发电机的机械推动力),在涌浪结束后(也就是水平机械能消失时,菱形发电机送出的淡水,在重力作用下,进入菱形电机),如果需要,可以建造由这些菱形电机组成的水坝,这些水坝,建造的越大,能接受的海浪也就越大,能通过海浪发的电也就越多,而水坝的高度越高,淡水复位时间越短,淡水复位期间发电效率越高,可以成为一种把海洋中的波浪作为一种灾难对抗资源,越承受海浪,越不怕海浪(这种技术,将来可以用于海王星)。

    1.5.1:需要研究副作用,也就是脉冲对海岸,海浪的机械作用影响,哪些事有害的,如何避免哪些有害的。

    2:童问计划,既然儿童的问题最多,那么就从教育学的角度去采集所有儿童提出的问题,教育界本来就是让人们对任何问题有答案,或标准答案,或非标准答案的。

    ------    2019-12-24    13:22:06    ------

    3:梅世美开始研究,穷人之所以穷,富人之所以富。

    3.1:穷人羡慕富人,起跑线距离终点那么近。

    3.2:富人羡慕穷人,起跑线距离终点那么远,所以可以自己设立终点。

    ------    2019-12-24    13:23:39    ------

    4:梅世美开始研究,救护车专业

    4.1:车祸常见的需要急救项目,颅内出血,颅骨破损出血,内脏挤压变形,骨刺内脏,粉碎性骨折,颅内压增高,腹内压增高,内脏破损,精神打击。

    4.2:火灾现场常见需要急救项目,皮肤烧伤,皮肤烫伤,呼吸道异物过多,血液内含有大量火灾烟雾生成物(pm2.5啥的),缺氧导致的呼吸道心血管内脏脑部损伤,过热性休克,热辐射急性脱水,跳楼导致的跌伤,强行从玻璃等阻拦出口的物体中穿过导致的撞伤划伤。

    4.3:工地事故现场常见需要急救项目,坠伤,砸伤,穿刺伤,金属异物穿刺伤,化学伤害(石灰),机械伤害,电伤,粉尘过多导致的呼吸道创伤。

    4.4:矿场事故现场常见需要急救项目,瓦斯中毒,爆炸致伤,掩埋伤,坍塌压伤,特定时长缺氧伤,矿物中毒(如各种液态矿物的皮肤接触)。

    4.5:研究各种工作现场,专用的急救装备,如吸氧装备,洗眼装备,催吐装备,外出血紧急处理装备,设备伤害专用急救装备。

    ------    2019-12-24    13:40:42    ------

    4.6:随着警队出勤的常备急救队,抢伤,毒伤,动物咬伤,人造陷阱致伤(不排除哪些占据主场优势的犯罪集团,提前设立了一定程度对抗军事冲击的陷阱),爆炸伤(人造爆炸物,爆破类军火),火灾伤(火焰喷射器,毁灭证据的故意纵火),麻醉枪(非杀伤警用麻醉枪),追捕过程致伤(楼梯上摔下来,高处坠落导致的跌伤,长时间高速奔跑导致的内脏过载),轻度武力冲突致伤(各种聚众袭警事件)

    ------    2019-12-24    13:45:56    ------

    标题:航空航天大学020

    本地文件名:{a16a3268-3f66-4090-9708-1b8b8c00e90c}

    ------    2019-12-27    12:25:13    ------

    1:月面向阳花

    1.1:通过太阳能发电板作为恒星光转化为热能,电能,而已太阳能板平行安装各种光学管道式传感器。

    1.2:有垂直于太阳能发电板的专门研究太阳的光学管道式传感器,也有平行于太能能发电板的专门研究其他天体的管道式传感器。

    1.3:一般安装在一个空心圆球中,这个圆球安装在一定高度的立柱上,通过一个半圆弧框架,结合一个正圆框架,结合一个正圆太阳能发电板,通过半圆弧框架和机械原点接触,进行水平方向上的角度转动,也就是水平面上0角度度到360角度度,而半圆弧框架,和正圆框架,连接,控制

    1.3.1:半圆框架,控制水平方向角度,而半圆框架,通过两个圆弧端点,和正圆框架连接,通过这个连接点控制与水平夹角,而太阳能发电板,则和正圆框架互相垂直,从而控制向阳面

    1.4:因为月尘,以及太空微陨石的缘故,空心圆球表面难免出现附着物和撞击痕迹,影响光学观测效果和太阳能采光,就使用底座刷新的方式,在空心圆球出现破损时,底座开启转动修复模式,也就是在机械原点位置,不断切割,好让机械原点位置的连接不出现物理撞击损毁,再把原先的机械原点位置,进行压铸加工,从而避免因为缝隙,影响系统密封性,进行滚球表面修复

    1.5:必要时,底座把太阳能发电板,更换为透镜,就能实现以多个基地,作为中转传感,在月球上建立长度达到千米级别的光学透镜组,这就要研究非直线焦点透镜,可军用

    ------    2019-12-27    12:40:50    ------

    标题:航空航天大学021

    本地文件名:{151a92ec-4442-4e64-8100-9d47cf0aebd4}

    ------    2019-12-29    10:54:44    ------

    1:关于航空航天的几个猜想

    1.1:既然最速降线能够获得方向改变,具备加速度的趋向,能不能使用一个环柱,在这个环柱的两个底面位置,按照圆半径一定等分夹角的方式,排列最速降线拉伸而成的曲面(暂称为最速降面),都使用近似平行于底面的一面,和底面接触,都以近似于垂直于底面的一面,和环柱的高的二等分位置接近,从而获得通过转动整个环柱,带动里面的最速降面转动,能不能把空气分子,比作一个个的小球,从而获得压缩空气,好像一不小心设计出了一种停机就自爆的系统,只有不断维持转动,内部的压缩空气,才会在可持续压缩外力作用下,保持高压缩比,而一旦这种外力消失,就会出现高压向低压趋势(也就是近似爆炸),这可以用于吸引火力云爆弹,也就是如果弹药飞行过程,不被袭击,内部的云爆气体,就不会散开,而一旦被弹药攻击,导致系统失灵,就会让内部的云爆气体散开。

    1.2:火箭设计成最轻的一面,朝天,设计成低速空气弹头形状,而火箭最重的一面(注意,是火箭释放完所有任务载荷后,进行火箭回收再入大气层时的重的一面),设计成超高速空气弹头形状,通过串字型的设计,也就是升空时,整个火箭像吸管折叠一样,长度最短,而当火箭再入大气层时,就像吸管拉伸一样,长度最长,从而一方面,让火箭能够从折叠状态的近似无限刚性结构,变成近似无限柔性结构,从而能够很好的通过扭动自身的方式,来获得姿态调整,而那些多出来的凹侧面,都是最速降面压缩空气入口,整个火箭,通过压缩空气,作为空气弹簧,在降落到地面之后,哪怕撞毁十分之一,也能保全十分之九。

    1.2.1:火箭再入大气层时,可以设计一个超级大的圆锥样式的真空生成器,在没有到达真空减速高度时,圆锥的底面,和周围空气环境,是密封分隔的,到达真空减速高度时,通过爆破或者弹射的方式,让底面消失,或者出现预先设计的空气流通出入口,从而通过真空对有压强空气的拉扯力,作为一种短暂瞬间超高升力。

    1.2.2:通过非直线滑翔伞,原理就是,两个呈现夹角的固定翼,中间安装一个能够转动的对称的空气齿轮(位于两个固定翼的平分线上),有巨大的凹位置,有巨大的凸位置,通过转动这个空气齿轮,从而出现(在不考虑自由落体下坠的位移时)让火箭以自身的底部为轴,呈现朝天摆动的方式,实现离心力让自己减速,理论上讲,只要自己朝天方向摆动的足够快,那么离心力足够一定程度上减速自己的中立加速度(一不小心又设计出了卫星上天之前,进行的大气层摇摆实验,破坏性测试卫星的抗摇摆硬件实力)。

    ------    2019-12-29    11:19:14    ------

    2:貌似最速降线所做成的最速降面可以用于人工造海浪,只需要在游泳池的底部(要注意,有避免人肢体陷入的栏杆隔网),通过排列成履带的最速降面,作为涌浪生成器,从而生成一定程度的脉冲海浪。

    2.1:研究锐角空穴旋涡生成底盘,研究直角空穴旋涡生成底盘,研究钝角空穴旋涡生成底盘。

    ------    2019-12-29    11:25:08    ------

    3:研究一种空气压缩机,使用一个圆柱面作为中等压力空气入口,以圆平行视角观看时,呈现渐开线的最速降面,这些最速降面只有在沿着圆直径平行视角观看时,才呈现为最速降面,中等压力空气入口位置,是一个空心同心圆,也就是一个实心大圆里面裁剪去一个同心小圆,而高压空气出口位置,可以是圆周,也就是一个实心大圆,只保留中间的同心小圆,这是需要通过一个小面积的引擎,分配多个更小面积的引擎的空气加压和分配设计,还有反其道而行的,通过圆周送入中压空气,通过圆心位置,送出高压空气。

    ------    2019-12-29    11:30:12    ------

    给通过向前飞行,被动进气式飞机的进气口主动放弃进气的方法,设计r字型的阀门,主动进行被动进气时,直线管道关闭,曲线管道开启,主动放弃被动进气时,直线管道开启,曲线管道关闭。

    ------    2019-12-29    11:36:01    ------

    这两种操作模式,都是属于非续航设计,一般不用于长途飞行中

    还有一种通过飞机尾部背部的活动翼块控制飞行方向的技术

    先设计一种y字型的中分导流板,在中分导流板的中间,设计一个可以滑动的三角形的导流块,导流块,只能左右移动,不能上下移动,通过左右移动,来实现两侧流通空间不同,从而实现两者密度不同,从而出现不同的转向力

    还有一种设计,就是通过三等分圆半径中点为圆心的小圆,以小圆唯一半径为突出三角机翼的转向技术,通过大圆只可以在平面上沿着圆心转动的方式,而三个内嵌的小圆也是,只能在平面上沿着圆心转动的方式,通过三角机翼进行气流微调,从而实现飞机的每秒一毫米,没秒转动一度的精准微弱操作

    ------    2019-12-29    11:44:45    ------

    至于金刚石矿的生成

    1.人工制作金刚石,没有考虑到地球自转和公转,这种离心力,以及地球的引力对于金刚石的对称力作用,自然也就无法制作人工金刚石生成,也就是长金刚石。

    2.如果用上音速圆周速度半径为1厘米(或其他)的离心环境下生成金刚石,是否就更接近地球上金刚石矿的生成环境?

    ------    2019-12-29    11:51:43    ------

    关于高楼大厦对于地震生成原理的猜想

    假设,人建造一个高度为1千米的高楼,通过混泥土,地基等方法,通过刚性的方式,扎根大地,从而生成一个刚性的近似直角力矩,如果这个自己力矩,已知高度为1千米,已知广度范围是100千米,那么,如果这个高楼,沿着地基位置,向垂直方向偏移1角度度,或者向水平方向偏移1角度度,那么,100千米极限位置,会上下浮动多少厘米?

    考虑到大楼的人员流动,对于大楼重心和动心的变动,考虑到风力对大楼的外部推动作用,高楼会微弱的摆动多少次,会给100千米外的极限位置的地表上下浮动,施加多少力。

    假设地面不全是刚性,不排除地下有液态矿,气态矿,地质空穴,那么在柔性弹簧作用下,以及容积近似不变,密度不规律不间断改变,会对地下结构生成什么程度的破坏?有没有一种拍皮球的感觉?

    ------    2019-12-29    11:58:54    ------

    倒扇形单选并联引擎技术

    也就是设计一个180(当然,为了避免自己引擎对自己引擎喷火的纯炫耀而不对外做功的行为,一般设计成120度到90度之间选择)度圆弧,在这个圆弧上,安装多个指向圆心(向心)的引擎,通过每次都只有一个或两个引擎开启的方式,来调整引擎喷射方向,飞行器的漂移时代

    与之对应的被动进气设计,也是采用120度的进气口设计,在整个机身中部或稍微靠前的位置,最好再安装一排设计成180度(离心)的引擎,通过每次都只有一个或两个引擎开启的方式,来调整引擎喷射方向

    这种技术,结合上蛇形机器,能在飞行器自身进行蛇皮走位的同时,进行狙击加特林的有效稳定瞄准射击

    ------    2019-12-29    12:16:20    ------

    非自带火箭再入大气层回收技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