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5.c:耐30千米每秒对撞(方向相互靠近,都是很高的速度) 5.d:耐超新星爆炸余波 5.e:可抵达准备爆炸的超新星 =人造航天器识别码= 1:受恒星光能和光能中转站 2:受引力波能和引力波中转站 3:受天体表面热能和热能中转站 4:光学导航通讯站 5:力学导航通讯站 6:宇宙漂流瓶(航天仪器,一般都是不需要回收的,当然,也有带有本地黑匣子的可回收版本) 7:农业用途航天器 8:货运用途航天器 9:消防和与灾难相关用途航天器 10:避难航天器 11:搜救和巡逻航天器 12:通用航天器 13:专用航天器(逃生舱,军事用途航天器,科考用途航天器,外星种族外交专用航天器) 真就如同计算机中的文件系统一样,还要带有自我介绍的,所属团队标识码,所属个人标识码,航天器生产方标识码,航天器改造方标识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