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1章 太子雏形-《捡到一本三国志》


    第(2/3)页

    司马懿愣了一下,诸葛亮似乎变得有些不同了,若是从前,他定然会跟自己怼上几句...如今,多了些稳重与成熟,这让司马懿反而有些不适,他点点头,说了句不必言谢。

    孔明啊,这位,乃是司空袁公的三子,唤作尚,字显甫....刘獒指着那位少年介绍道,那人朝着诸葛亮行了礼,举止端正,颇有些袁绍的风范,他说道:尚早想与诸葛君结识,今日能够相见,心中实在欣喜,诸葛君果真一表人才!

    袁君过誉,君唤我表字便可。

    诸葛亮点点头,四人便坐在院落里聊着天,诸葛亮问道:华校尉呢?怎么不见他来?

    华校尉,他去西域了...具体为什么,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刘獒说着,看向了一旁的司马懿,司马懿也摇着头,说道:听闻是与贵霜之间的事,不过,我也不知是何事,朝中百官也不大清楚,总之,南北军似乎全部都聚集在西域了,连太尉也过去了...

    此事,我知晓...袁尚轻轻笑着,其余三人皆看向了他,袁尚看了看周围,压低了声音,说道:据说啊,是贵霜人内乱,一支叛军逃到西域去了,还抓了大汉的外贸商旅,这才惹怒了天子,派遣太尉率军前往西域,据说,这是要教训贵霜人一顿呢!

    听到袁尚说完,众人点点头,刘獒笑着说道:还是显甫知晓的清楚啊,若不是显甫,我连太尉离开了都不知道的!,听到刘獒如此言语,袁尚脸上多了几分得意,朝着刘獒拱手,连称不敢。

    诸葛亮明白了事情的去向,点点头,就没有多言语。

    殿下...诸葛亮忽然开口,殿下整日在袁公这里进学,学春秋之大义,儒家之经典,袁公虽贤,不通者也有,数律农之科,袁公无以教之,以臣之见,殿下不如前往太学,门子学内进学,不必录名,只需旁听,增长学识,不知如何?

    刘獒犹豫了片刻,摇了摇头,说道:师君这里,还需要我来照料,我怎么能丢下他去学府进学呢?,诸葛亮笑着说道:袁公这里,臣会代殿下好生照料,而我方才的言语,也是袁公的意思,殿下,可要考虑一二??

    诸葛亮继续说道:毕竟,殿下日后定为大汉太子,身为太子,岂能不结交些国中栋梁?

    听到他这句话,司马懿与袁尚都是浑身一颤,司马懿还好,很快就缓了过来,至于袁尚,却始终隐藏不了脸上的激动,只有刘獒,面色未改,极为平静,迎着诸葛亮的目光,刘獒开口说道:阿父未曾开口,我不敢以太子自居..孔明,还是莫要如此言语啊。

    殿下心仁,前所未有,何况殿下为陛下嫡长,太子之位,乃是理所应当,莫不是殿下不愿为太子?

    身为天子之后,我自然也想过要大治天下,造福黎庶...

    刘獒只是说了两句,诸葛亮便站起身来,朝着刘獒一拜,刘獒大惊失色,连忙起身要扶起他,却看到身旁的司马懿与袁尚相继而拜,他有些无奈了,迎着周围那些士卒们诧异的目光,说道:各位,起身罢,起身罢,我等亲如兄弟,何须如此啊?

    他劝了许久,三人这才起身。

    可入书房一叙!诸葛亮慎重的说着,四人便进了刘獒的书房,进去之后,便各自坐了下来,刘獒坐在主位上,诸葛亮这才开口道:殿下,天子迟迟不肯立殿下为太子,此事不妥,极为不妥,殿下逐渐年长,在殿下这个岁数,非太子的皇子们,都是要被送去封国的。

    殿下若无太子之名,只怕朝中奸逆便要推波助澜,甚至是要求给与殿下封地...

    可是,谁会如此行事?我未过错,为何会有人想要对付我呢?刘獒有些疑惑的问道。

    诸葛亮笑了笑,说道:殿下昔日跟司徒公畅谈新政之事,曾表达出心愿,反对新政,此事之后,固然,朝中大臣,纷纷欢喜,以殿下为仁,只是,也有人并不开心,也就是那些支持新政的臣子们,他们虽并不多,却聚集在曹操的羽翼下,更是有尚书令,司农这些大臣为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