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是以刘辩汇合了李显忠的兵马以后,便马不停蹄杀入兖州陈留郡。 这些年来,赵匡胤,赵光义屡屡兵败,势力实力也大大削弱。 原本兖州收降青州的黄巾青壮,得青壮二十万。可这些年东征西讨下来,屡屡兵败下来,只剩下不到五万人。这段时间,赵光义为应对刘辩的进攻,大肆抽调壮丁,才将兖州的兵马数量提升到八万左右。 而徐州方面,原本赵光义拿下徐州,有兵马十万,但攻打青州之战,却是损失惨重,如今只剩下不到七万人。 至于豫州就更加不堪,当年豫州本就被袁术祸害差不多,赵匡胤后来接收豫州,袁术残部,兵力大概也有十万。可后来进攻荆州,十万兵马却是毁于一旦,这些年来抽调壮丁,也只凑到三万兵力。 如今刘辩率兵来攻,赵光义自然也要运用这三州兵马来进行抵挡。只可惜豫州方面自保都成了问题,更别说将兵马抽调出来抵挡刘辩了。 因此刘辩来攻,豫州兵马无法动用。赵光义只有徐州,兖州兵马可用,二州的总计兵马在十五万上下。 而刘辩这边,河内出兵五万,冀州出兵八万,琅琊出兵五万,且青州又有四万兵马虎视眈眈。 三方围攻,加上青州兵马为威胁,赵光义这边兵力还是兖州与徐州兵马相加才达到十五万。若是将徐州兵马全部抽调到兖州,那么驻扎在琅琊的陈庆之部便可直接拿下徐州。 因此赵光义还要留守一部分兵马防备驻扎在琅琊的陈庆之。 徐州七万人马,起码要留下五万在徐州,可以抽调的兵马只有两万,因此赵光义能够用来抵挡刘辩的兵马,只有十万。且兵马的战斗力也远不如刘辩,可以说是捉襟见肘了。 经过赵光义与麾下谋士崔浩,赵普等人的商议。 最后赵光义决定派遣大将李继隆与呼延赞率兵五万驻扎在徐州。若是陈庆之率兵攻打徐州,则让李继隆依靠本土地形抵御。若是陈庆之向西进攻兖州,则让李继隆率兵出动,给陈庆之带来威胁。 说白了,就是让李继隆率领徐州五万兵马牵制陈庆之在琅琊的兵力,不让陈庆之兵马有所作为。 而赵光义则在兖州聚集了十万兵马,十万兵马之中,赵光义派出大将荆嗣,谋士催浩前往兖州北部白马一带驻防。凭借白马险峻,来抵御冀州岳飞的进攻。 而赵光义自己,则带领剩下的七万大军,集合许褚,越兮,史万岁等猛将,陈宫,程普等谋士前往陈留对付刘辩。 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若是赵光义能够以优势兵力击败大汉皇帝刘辩,那么兖州之围可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