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口-《犯罪心理:罪与罚》
第(3/3)页
得是多不靠谱的亲生父母,才能在女儿失踪那么久后,警察找上门的时候,才知道女儿不见了?甚至在警方询问林悠悠可能的去向时,他们一问三不知,满肚子的不耐烦,仿佛丢的不是他们的亲生骨肉,而是条可有可无的小狗。警方接下来经过深入挖掘,一路查到了韩光耀身上。韩光耀是个严重病态的出轨成瘾者,骗小姑娘的本事一流,加上他长得一副好皮囊,涉事未深如林悠悠这样单纯的女孩,基本上很容易就会上钩。
韩光耀又是一个只谈性,不会爱,习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得知林悠悠失踪后的他,很是松了一口气,在韩光耀的认知里,家里红旗必须不倒,家外还要彩旗飘飘,他那个时候从没有想过跟妻子离婚,外面的女人不过玩玩而已,怎么能娶回家来当老婆呢?
所以当他在林悠悠身上的新鲜感消失,而林悠悠又变得越来越粘人的时候,他本能地想要往后缩,远离这块甩不脱的牛皮糖。林悠悠的失踪,对他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反正人又不是他弄没的,他根本不需要担惊受怕,完全没有心理压力,甚至还隐隐觉得自己人品实在太好,半点没有将林悠悠的安危放在心上过。
哪怕隔着卷宗,只能看到当初的询问笔录,还是能让在座的所有人窥探出韩光耀人品卑劣到什么程度。即使身为警察的他们,对受害人应该公平公正,而不是随意谈论,也不自觉地在心底里认为,这样的人死不足惜。
当然啦,他们现在关注的重点并不是韩光耀的人品有多恶劣,也不是他该不该死的问题,而是凶手会是这个失踪了六年的林悠悠吗?众人越想越觉得这个解释合情合理可能性很大,林悠悠六年前失踪的时候,医院里的监控被人为地挪动过,之后她一个未成年的少女,身怀六甲,口袋里的钱少得可怜,自此音讯全无。种种迹象表明,当初林悠悠的失踪并不是一种主动消失的行为,而是被人带走,那么被人带走后失踪最大的可能性是什么?对于一个正青春年少的少女来说,答案只有一个:被拐卖。
小旅馆中死的母子,以及李常治一家三口,都与蔡清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蔡清雅已被证实操纵着n市庞大的拐卖集团,而最近连发的多起血案,警方在搜查案发现场时,都能找到些违和的地方:加厚隔音的墙壁,水泥浇筑的地下室,有犯罪记录的受害者,自始至终从未开业过的酒家,以及神色中带着些许不安的产权所有人,这桩桩件件的事情加在一起,难免会让人多想。
如果我们假设,最近频繁发生的血案的受害者都是蔡清雅的人,案发地点,都是拐卖集团的窝点或者中转站,似乎上述奇怪现象,便全能解释得通了。
然而以上均是毫无证据的推论,凶手是林悠悠这个大前提不能被认为是真的话,底下的推论也将全部不成立。(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