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杀俘-《犁汉》


    第(2/3)页

      皇甫嵩手里没有舟师,连太平道在颍水上游的夹河砦防线都无法突破,就更不用说威胁其下游的补给道了。

      这让皇甫嵩大感头疼,只要颍水一日不停,这颍阳就无一日缺粮之危。他算是看出汝颍黄巾军的战略意图了。

      颍阳是小城,依颍水北岸依河而建,城四围九里,高一丈三尺,内有井水三十一座,可以说小之又小,太平道据此完全无法与汉庭形成对峙。

      所以太平道就选择一方面婴城固守,加增城墙,另一方面,在城外浚濠筑垒,还在河中搭造浮桥,以通颍水两岸之军。东岸有大砦四座,小砦二十八,皆深沟坚壁,西岸有大砦七座,小砦十四,皆夹河而立。此外,浮桥头两岸皆筑坚垒,垒外筑卡十余座,层层设防,道道有警。

      但太平道排此军势也不是没有弱点的,那就是后勤补给。

      别看现在下游正在源源不断的往颍阳方面输送补给,但实际上并不能持久。原因很简单,随着汝南方面黄巾军主力北上,留在本地的太平道已经无力扩张,只勉力维持着现有局面。汝南还好,汉军主力被歼灭,但在陈国方面,因为当代陈王刘宠善战,已经在地区形成压倒优势。所以,只要时间继续,汝南、陈国太平道能为前线颍阳战场提供的补给就会越来越少。

      但这个时间太慢了,皇甫嵩要加快这个进程。

      他将随军的豫州刺史王允喊来,命其带着各署官持节到汝南、陈国处,号召当地豪强起兵,截断太平道的后勤。

    
  王允出自太原王氏,忠心能任事,自诩清流忠正,与宦官阉寺不共戴天。所以当皇甫嵩给他这个高度危险的任务,他没做多想,就同意了。

      皇甫嵩壮其勇毅,许其骑兵六百作为扈兵,亲自将他送出营。随后王允日间兼程,绕过颍阳太平道的阵地,直接穿插到了汝南后方。

      此刻的汝南汉军正处低潮,但并不是说汉庭实力不在,恰恰相反,损失的是汉军力量,但汝南豪强的实力犹在,现在只是群龙无首,正等王允这个豫州刺史持节而来,统合豪强力量。此地既有四世三公的天下名门汝阳袁氏,也有二王三恪之一的宋公孔氏。

      华夏礼制讲究兴灭国,继绝世。也就是说,得了天下后,也要对前代王室后裔许以爵位,用以表明继承大统。而本朝自光武所追的便是宋国和卫国。

      其中卫国就在东郡濮阳北,以姬氏继续的是周之传承。而孔氏,是孔子之后的一脉,被封宋公,继承的商之传承。至于本该还有的一恪也就是夏之传承,并未被追许,不知何故。

      而宋公孔氏封地一县,光这一家就能举兵三千以上,在加上汝南其他大小豪族,只要王允操作得当,完全可以使得汝南一夕变色。

      王允就这样带着皇甫嵩的祈盼走了,虽然皇甫嵩觉得王允成功的可能性非常高,但他并没有枯坐等待,毕竟王允这步棋只是用在日后,而在当下,皇甫嵩依旧要摆开车马,与太平道真干一场。

      光和六年,七月二日,皇甫嵩以孙坚部为先锋,傅燮部为后继,三河骑士为两翼,开始对颍阳外围太平道发起试探性进攻。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所攻方向正是波才一面。

      波才部此前与朱儁、皇甫嵩部先后大战,实力折损严重,但好在随着他南下颍阳,颍川剩下的太平道徒又陆续赶来投奔于他。是以,实力虽然不如之前,但也缓了过来。

      波才的五万兵是和汉军主力决战过的,更务实也有经验。他在城东北面的布置就是,四大营,二十八小砦。每一大营为七个小砦的中心,随时对小砦支援。而四大砦的主将,除了波才自己,就是波才手下三名重将。分别是李斌,杨阿,赵吉。

      但波才虽然做了准备,但奈何他还是没清醒地意识到骑兵集群的厉害之处。

      当汉军前锋进犯波才外围阵线时,最东北方的李斌是支援中心,所以他选七八千老弟兄杀出,但甫一出营,就遭遇到汉军两翼的三河骑兵的袭击。

      在豫东广阔的平原上,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数千骑兵的冲锋,更不用说李斌是在支援过程中被袭击的。

      最后,李斌拼死一战,死伤惨重才得以退回了大砦。虽然保全部分军力,但已经无力再对外围小砦做支援。

      是以,汉兵主力步兵军团开始在骑兵的遮护下勐烈进攻太平道的最东北的七座小砦。而被截断支援路线的李斌军团,只能坐看外围小砦被陆续攻克。

      大概三日,也就是七月五日,李斌外围的七座军砦全部告破,而汉军尽杀其降兵,光孙坚部就杀俘三千。
    第(2/3)页